1.1定义及研究范畴
蓝领零工是零工经济背景下由各类蓝领工作衍生出的一种全新工作形态
·蓝领(Blue-collar worker ),对应“白领”,是一个西方传来的工作形态定义,指大部分体力劳动工作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办公室工作从业者。国内蓝领群体大体上可分为普蓝、深蓝和锐蓝三类。其中,深蓝与普蓝都偏重于体力工作,区别是深蓝较普蓝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与从业门槛;锐蓝工作地点大多为写字楼内,是蓝领与白领之间的过渡阶层,从职业路径来看最有可能实现向白领的转变。
·蓝领零工是零工经济背景下由各类蓝领衍生出的一种工作形式,具有雇主不固定、劳动时间更灵活、按照工作量获取非标准化的报酬等特征。目前,中国蓝领零工常见于普蓝和深蓝,并正向锐蓝不断渗透。
本报告聚焦于蓝领零工行业产业生态,依托市场信息与36氪数据库,通过桌面研究与案例分析,展示蓝领零工行业需求、供给及服务交付场景等方面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建筑工人
纺织工人
安装维修工人
普蓝餐饮服务农业工人技术工人机修汽修深蓝厨师月嫂锐蓝
卡车司机
■
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
蓝领
仓储配送
安保人员
高级技工
客服运营
销售人员
1.2.1蓝领零工行业1.0阶段
蓝领零工行业1.0阶段,行业服务具有非标准化特性,雇佣方式以企业和企业间的合作为主
蓝领群体作为中国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供求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制造业为例,2000年以前,中国制造业的加工出口已在全球贸易链中占据了相对优势的地位,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发展催生并吸纳了全国大量的剩余蓝领劳动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加工制造业经历了从服装玩具等轻工产品向信息通讯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的转型,并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一轮扩张,从而也刺激了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以浙江省为例,2004年浙江省私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70%,解决了大量蓝领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中国蓝领零工行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1990-2004年为蓝领零工行业的1.0阶段。1.0阶段为行业早期野蛮生长阶段,从招工到服务结算都在线下完成,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制约,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非标准化特性,行业乱象丛生。在此阶段中,行业保留了体制经济背景下衍生的业务习惯,以企业和企业间的合作为主,常见的雇佣方式包括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及传统零工。
蓝领零工1.0阶段
主要特点
结算方式
劳务派遣
由劳务派遣单位为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缴按人,遵守同工同酬纳社保,由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用工管理由用工单位委托的承包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用按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工管理,用工单位不参与管理
业务外包
传统零工
由用工单位通过人才市场或熟人引荐等方式按照合同或口头约定直接雇佣劳动者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