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实践正由个别领域向多领域延伸
第二章北京智慧城市创新案例共性基础篇
北京市不断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具体领域实践,结合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将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经济等领域运行情况通过数据进行实时反馈,进而涌现出了一批政务、教育、医疗、人文、商务等的创新服务模式,可以提供便捷化、一体化、主动化的公共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型基础设施、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数字基础场景
本次北京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案例,体现数字基础场景的项目/产品主要有北京市市级政务云、北京CBD数字孪生时空信息管理平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规划建设信息平台、体育场(主场馆)建设安全监测系统、构建电子政务移动安全的主动防御体系。
二、北京智慧城市创新应用趋势
当前,北京智慧城市在“城市+数字化”阶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从长远“数字化城市”的目标来讲,需要在明确的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解决现阶段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未来,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北京市市级政务云
应用服务商
1.政务服务场景继续深化应用,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
目前政务服务场景已取得一定建设成效,政务服务已进入应用落地期。政务服务场景需要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横向联动。同时,各地政府需要完成“政务上云”向“云上应用”转型。例如,北京市综合办公平台2.0项目,服务商按照“统分结合、串并协同”原则,促进领域协同和场景驱动。“京办”作为面向政务工作场景搭建,覆盖市、区、街、居四级的统一基础协同办公平台,是实现精治共治法治的重要载体和通道。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2.城市治理将注重垂直场景内软硬件结合,逐步实现单一场景的的局部集成
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大部分场景已完成硬件设施的部署,未来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垂直场景内上层应用与底层硬件系统的结合,实现软硬一体的整体系统连贯流畅运行。同时,要逐步打通上层应用平台,将单一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向局部集成。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服务商越来越注重采用“重底座、轻中台、三主线、紧耦合、富应用、强大脑”创新建设模式,使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智慧城市新范式。
自2016年以来,在市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下,太极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太极云(北京市市级政务云之一)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北京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提供统一的政务云服务,支撑了包含小客车摇号、健康宝、不动产登记、北京交通APP等民生业务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综合调度信息平台、项目审批办事服务平台等社会管理及领导决策业务,初步实现了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建设,为政务信息共享政务大数据的发展提供支撑。
案例背景
3.智慧城市将以“顶层设计”为基础,发展重心由建设转向运营
传统上,电子政务建设往往存在管理分散、办事系统繁杂、事项标准不一、数据共享不畅、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这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整体联动、强化规范管理,加快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这一演进趋势,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政务服务应用管理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未来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实现硬件、数据与场景间动态、立体化联合;将更加强调项目的持续性运营能力,政府建设工程将由项目制转向长期运营制,实现建设思路、建设行动、后期运营整体一致。
当前,传统模式的电子政务初期资金投入过大,重复建设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下,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同时还产生了信息孤岛等问题,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水平较低。政务云模式不仅有节省经费、弹性伸缩和安全增强等优势,更为数据的集中、共享和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务云建设初期,业务单位普遍对入云存在疑虑,担心技术复杂度过高,云服务商的保障水平不足,迁移入云缺少技术支持,部分业务入云的窗口期极短,上云存在客观困难。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委托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北京市政务云建设与运营。
应用内容
2012年起,太极承担了北京市政务外网试点建设运营工作,并于2015年10月开始正式承担北京市政务云建设运营服务。
1.技术与功能
在技术方面,太极通过虚拟化、高可靠、多副本容错、高可扩展等技术,打造了一个可弹性扩展的共享虚拟资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