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章
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面临新挑战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温室气体的排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迅速累积,新冠疫情带来的部分生产停滞和经济滞缓也未能抑制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大气中含量平均值仍创历史新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捕获的热量加剧,将进一步导致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许多直接和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绿天鹅”事件频发。
环境治理成为全球共识,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任重道远。2015年《巴黎协定》确立了以“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为主体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了应对气候治理的全球合作共识。《巴黎协定》的内涵包括缔约国家对减排和努力适应气候变化的承诺,明确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实现路径协助,以及通过构建透明监测和报告气候目标框架进而推动减排降碳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路线图的落地实践。
截至2021年9月,《巴黎协定》共有120个国家(121个缔约方,包括欧盟及其21个成员国)通报并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信息,为预估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总值、气候变暖控制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的碳预算基础。相较于欧美主要国家通过启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方式已初步实现经济增长的碳排放脱钩,碳排放逐渐呈负增速态势;我国经济发展仍显现出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增长特征。
中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受电力行业影响最大。据我国当前经济和技术而言,减排降碳的执行和适宜气候变化任重道远。
中国作为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执行国,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并在随后多个国内外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3060目标”,彰显出我国应对气候治理的大国责任。面对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重挑战,我国积极开展“双碳”相关的工作部署。自2021年起,国内多次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均把“3060目标”作为当年乃至“十四五”时期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习主席提出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从“体系建设、能力建设、落地实践”三个方面推动“双碳”目标的全局谋划,并提出制定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目标的行动方案。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首位的电力行业先试先行。2022年,中央人民银行设立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有利于推进“双碳”目标的文件也相继出台。目前,我国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顶层实际,碳达峰和碳中和拥有了较为夯实的政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