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注册制改革以来,上市公司重组逻辑逐渐呈现出从“市场套利”向“产业调整”的过渡,其中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为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战略选择,成为集团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6.832次并购重组交易,由于证券监管部门持续简政放权,需行政审批的重组交易数量仍在历史底部,共计发生50起,较注册制改革以前,重组数量下降,但是较2021年重组数量略有上升*。在2022年A股上市公司重组中,国企上市公司重组案例共28例,为上市公司重组主力军,其中按照交易对象性质的不同,有27例为与国企集团发生的关联重组**。前述27例重组中,均涉及到国企集团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反映了国资产业布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向纵深推荐的趋势,表明了各地国资持续推进、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呈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性成果。
内部战略重组与专业化整合的意义
非上市业务证券化,盘活资产,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资产证券化率
对于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上市公司,已有上市公司平台不仅是国有企业对接市场的重要触角,更是国有企业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重要途经。国有企业可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实现非上市业务证券化,一方面,集团可以盘活相关资产,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有利于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集团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社会资本等机构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有利于聚集相关业务资源、塑造相关业务社会价值,提高业务经营效率。
已有上市平台业务重组,激发潜能,助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对于目前经营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或因主营业务较为传统,导致市场估值较低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可考虑利用国资的资源优势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一方面,国资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后,可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提振上市公司市值,从而恢复上市公司在国有企业集团中的证券化平台功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政策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在集团层面重新规划上市公司原有业务,以时间换空间,待原有业务经营状况好转后,利用多元的资本市场工具(不限于IPO),重新对原有业务进行证券化安排。
**《A股并购市场2022年总结及2023年预判》,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联储证券并购研究中心